迈入上半年最后一个月,基金行业开始了密集调研,一场调仓大戏悄然拉开序幕。隶属医药生物的长春高新,成为基金调研的重点对象,而该股正是前海开源基金一季度重点增持的股票。不过,二季度以来,长春高新股价累计下跌11.49%,提前布局实际上布局了个“寂寞”。 新一轮调研后,基金对长春高新是增持还是减持,我们不得而知,但基金的持仓变化注定是暗流涌动。 长春高新被基金“盯上” Wind数据显示,5月以来,基金公司对上市公司调研总次数达2469次,其中,获基金公司调研频次最多的前五大行业依次是生物医药(314次)、电子元件(311次)、化工行业(221次)、工业机械(197次)和食品加工与肉类(149次)。从5月基金公司调研的个股来看,调研次数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是生物科技板块的长春高新(105家)、安科生物(90家)、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奥园美谷(58家)、农产品板块的海大集团(53家)和应用软件板块的广联达(52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注意到,长春高新也是公募基金的“标配”,一季度被546只基金纳入前十大重仓股名单,基金持股总量8271.79万股,季度持仓增加1206.81万股,季度持仓变动比例17.08%;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22.93%,持股总市值3738271.90万元,持股市值占基金净值比4.16%,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6.22%。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看,前海开源基金一季度增持长春高新最猛,该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一季度增持443.58万股,持股总量达到719.83万股,增持幅度高达160.57%,也是一季度增持长春高新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截至一季度末,前海开源基金持有长春高新市值达325886.60万元,持股市值占净值比5.19%。 上海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在年报发布前有静默期,无法调研。因此4月底年报结束后,的确会有大量机构去“恶补”调研。此外,机构调研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看好和关注,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因为已经进行了配置所以必须要做跟踪调研。加上电子、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本身公司就较多,而且属于优质赛道,里面好公司也多,所以调研数量大也比较正常,不能说就一定是关注度分化。 股价下跌基金去留未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注意到,长春高新的股价在5月份大幅下跌19.48%,二季度以来累计下跌11.49%,而二季度以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4.62%。5月28日公司股价报收400元/股,盘中最低为396.17元/股,自5月21日放量下跌开始至5月28日六个交易日股价下跌逾20%,市值蒸发超400亿元。此前,长春高新因一大妈持有13年豪赚100倍而备受市场关注。然而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生长激素龙头5月21日突然放量跌停,单日市值跌去200亿元。坊间说是因为带量采购的传闻;再者是因为第二大股东金磊高达800多万股的减持。但也有投资者指出,这些都是外因,究其根本或是公司长期严重依赖子公司明星单品业务的风险摆上了台面。 资料显示,长春高新的主营业务包括基因工程制药业务、生物疫苗业务、中成药业务和房地产业务四块。其中,基因工程/生物类药品是公司最为核心的业务,该项业务的毛利率高达92.27%,2020年贡献了84.36%的营业收入和89.79%的利润。去年长春高新实现营收85.77亿元,较同期增长16.31%;净利润30.47亿元,同比增长71.64%。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为长春高新带来了27.6亿元净利润,接近总利润的90%。今年一季度,长春高新实现营收22.82亿元,同比增长37.35%;净利润8.75亿元,同比增长61.21%。金赛药业实现收入18.43亿元,同比增长49.71%;净利润8.78亿元,同比增长70.02%。 “最近北上资金疯狂扫货,本周北上资金扫货接近500亿元,扫货对象依旧是那些业绩优良的白马股。其实做投资主要是做三方面的工作:第一选好行业,第二选好公司,第三选好时机。”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媒体表示,“目前,消费和新能源是两大好赛道,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光伏、新能源汽车这两大方向。近期具有业绩支撑的机构重点调研品种值得关注。”杨德龙没有对医药生物板块作出分析。 (文章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皮尤趣 https://www.zsbs.net/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