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一个热搜,主题是“清华教授称躺平极不负责”!刚看了一下,阅读大概上亿,转发总数几百万了。 该叫兽非彼教授,很出名,就是清华教育研究的院长李锋亮。 就躺平事件,教授说:“躺平”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毕竟高校的运行经费中,学费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很大比例来自财政拨款,而财政拨款的来源就是税收。 原话在这里: 躺平这个梗,一直没做评论。但毋庸置疑的是,埋汰年轻人躺平对不起纳税人的说辞,这不像是一个知名教授能说出来的话。 抑或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在他的发言下面,留言整齐划一。微博这些小年轻的思维,似乎与以往的热血言论不同: 譬如有人说:“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不给社会添麻烦,过得开开心心的就行了。对不起纳税人是什么鬼,我自己不纳税?” 还有人说:“因为我卷过了,把自己累病了也没什么用啊,现在不躺平,难道进icu再躺平吗?” “拿着高额的工资,清北的教育资金配额占比那么夸张,说实话,但凡是这些资金给其他普通的学校多发一点,中国的大学教育水平都能提升不少。结果这波人拿着最好的待遇,却看不上普通人了。” 点赞最高的一个是微博网友@rainbow_crash的发言说:“挺好的,希望清华大学开启副教授末尾淘汰制,每年开除排名末尾的五名副教授;同时,给副教授增加授课奖金和文章发表奖金,且不设置上限:授课越多拿钱越多,文章越多拿钱越多,然后每年逐步提高最少课时数和文章数要求,不达到就不给奖金。” 在他的留言下面,可以看到,紧跟其后的都是围绕着“内卷”展开。 排行第二的一则留言是:“我已经努力让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了,你凭什么这样说我?” 这条留言点赞五万多,在留言的排名上,不算是多高的,但其楼下的共鸣却非常的多: 网友@小鹿乱撞了喂说:“如果努力能看到希望去你大爷的谁愿意躺平,现在的问题是努力不够吗?是镰刀太多太快再努力的也跟不上被割的速度”; @嫦娥身边的小兔几:“努力有用,拼的过有背景吗?一个本科竞争岗位,被一个大专生因为内部有人给刷下去了,这时候跟我谈教育筛选”? @一位正在高调变瘦的美女子:“烦死,对得起自己不就行了,凭什么要人人当圣母圣父?而且都是个人意愿,别人没资格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评判你”; @刘璐CaptainAmerican:“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开心不违法就行,就不要管别人躺不躺平,工不工作,啃不啃老,单不单身,结不结婚……”; @取名困难户取不出名字:“教授那一群既得利益者急了呗。都躺平了,那所谓的人口红利从哪来呢?能不急吗”; @我的鱼干不见了:“这发言简直无语至极。眼睛一蒙看不见事实吗?事实就是,无背景的普通老百姓,怎么卷就是突破不了阶级。前几十年还有希望,如今越来越不可能。还有,满口对不起这个对不起那个,我一辈子就几十年,我该先对得起自己,我管其他人那么多呢?那照这么说工作猝死了这专家口中的这些人给我赔偿不?气死我了”; @天将降锦鲤与敝人也:“笑死了,翟天临论文都可以不写,就能博士后毕业被北大聘用”; @正在看的眼:“对于被压榨待遇却没有提升的人来说内卷是十分可恶的。但有些人我都懒得说,差不多得了,工作能混一天是一天各个月买鞋两千,烫个头都得花一千五,天天琢磨着哪个馆子好吃,到月底摸摸口袋发现倒欠花呗两千,最后愤愤不平的在网上写段憎恨内卷我想躺平的话,这种人关键还不少”; @孙百万ruby:“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高中的后进同学小明家里是开矿的,高中毕业就帮家里打点生意,月入百万!我985毕业周末单休,现在拿着不到五千的工资。[拜拜]”; @晒你晒你:“现在的年轻人对得起自己就很不容易了还要被道德绑架情亲绑架,还有这所谓的教授来绑架他们”; @暴躁磕颜氏:“清华对于北京的学生来说努力程度是1的话,对于河南的学生来说努力程度最起码得是10。生而不平等,凭什么还不允许我们躺平?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很费劲了知道吗“? @CollXtion:“纳税人的钱大部分去哪儿了清华教授心里真的没数吗?贪的贪,贪完了贪官子女躺平当教授的爹,教授儿子再出来骂大众“躺平不负责任”,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你是真傻批还是假傻批?翻翻历史书看看历往压迫民众的朝代是怎么灭亡的吧,到底是誰怕阶级彻底固化啊?反正老百姓不怕”; @桃眼弯弯:“一生的努力都是为了房子了,那有人有那个闲心思做喜欢的事,这不就没有领域的杰出人物了”; @潘潘的明粤:“话说,努力可以。可是现在的内卷已经让人失去健康了啊。难道这不属于内卷过度吗”; @rika茵茵茵:“努力高中的时候说只有读大学才有前途,结果大学毕业本科生遍地都是找不到工作,考了硕,现在硕士研究生遍地都是,还是找不到工作,又说只有考博才是出路”; @_正时:笑死了,与世无争反倒是被批判的反面教材了。内卷和躺平是个人意愿,我对不起自己就行了 @一颗西瓜·籽:“不要宣扬所谓正确统一的思想了,不要批判各种做法是否负责了”。 写至此,以上的评论笔者只字未动。 对上述摘选的评论,也选择的只是有些相较理性的,偏激的都没有摘取。至于这些留言,笔者不做任何评论,但我相信,这些留言是当下年轻人积压在心底的真心话。 所以,叫兽们有着长篇大论,大谈国事的时间,不妨在再次就该议题发表那高贵的论点时,看看年轻人们的真实想法,也省得被骂无脑。 那么最后,关于躺平这个梗又总要说点什么,其实我的想法几句话就可以涵盖: 一.有人躺赢就会有人躺平,这是两元规律,打破不了; 二.和教授的观点不同,笔者觉得躺平的人并不比挣扎着站的人人格低,凡事尽力就好,因为当下的环境,很多时候真的挣扎了,并不一定就能站着;人活一世,活着,而活着的意义就是自己; 三.不要拿教育经费这个梗来道德绑架,因为谁还不是个纳税人呢? 四.没有人想躺平,也不是当代的年轻人承受能力差,而是高昂的医疗,房价,通胀,让人完全看不到希望; 五.希望很重要,反之就是绝望; 六.年轻人才是这片土地的未来,而未来又在哪里? 延伸阅读 两年不工作、月花200块,90后躺平学大师已有了一批「信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 两年多没工作了,也没觉得哪里不对;每天只吃两顿饭,解决食物问题就是解决一切;每月花销控制在200块以内,没钱了,一年也就工作个一两个月;日常就是家里躺,外面躺,像闲散的猫猫狗狗一样躺,心情好的时候,还会揣着演员证,去横店扮死尸躺一躺…… 人生就是躺躺躺的“好心的旅行家”,在贴吧分享的自己彻底躺平的经历,被火速传播破了圈。 查看大图 “躺平学大师”的帖子 “躺平就是我的智者运动”,“为什么要给明明毫无意义的存在找一些亢奋呢?”,“我不需要为任何人做事。我有时会躲在某处看着那些忙碌的人发笑。”他也凭借这些颇具哲学味道的言论,被网友们奉为“躺平学大师”。 被996大伤元气的年轻人也炸开了锅。他们或是抱怨内卷的环境,或是咸鱼的生活,或是感慨“这位大师做到了我们想做的”,甚至直接看开,果断辞掉工作,回家开始躺平。 当下的年轻人到底躺得有多平?我们找了五位选择躺平的年轻人: 有人受够了央企的996,抱起了大专专职教师的铁饭碗;有人逃离了房地产国企“假模假式”的人际关系,跑去麦当劳打零工;有人创业“失败”,躺平在家等待继承家产;有人看清了真实的自己,三次离职后,回到四线城市当咖啡店店员;也有人拒绝掉升职加薪,找了个养老的差事舒舒坦坦。 尽管职业与经历不尽相同,这群“成就感并不来源于工作”的年轻人都选择了远离压力与内卷,拥抱了“懒惰”的权利。 在央企996了两年,找了个大专彻底躺平 朱迪28岁现居某一线城市 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很有名气的央企,从事数据分析的工作,虽然比不上互联网大厂,但是对于我们经管专业来说,已是一个很好的归宿了。 去之前我在网上看过很多的帖子,说这份工作会很忙碌,经常写报告,所以还给自己做了一些心理建设。公司的招聘要求也比较高,基本都是985毕业的学生,而且公司里还有很多女高层,当时我就想,一定要在这个公司好好发展,争取也做到管理层。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慢慢工作下来,总会遇到一些让我受不了的事情,我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平时出门我都会随身带着电脑。记得有一次正和父母一起爬山,爬到一半领导给我打电话,让我赶紧写报告,我就催我爸开车下山,在附近找了个地方,拿出电脑开始办公。 还有一次晚上11:00,我接到了顶头上司的电话,让我大半夜处理工作。我说现在很晚了,明天再谈吧,他觉得很不可思议,说十一点怎么能睡觉?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逃离的,是我的身体状况,入职体检我的身体是非常正常的,工作一年后再去体检,我的身体整个处于一个亚健康的状态,很多地方长了结节,激素也偏高偏低。 后来我和一个同事聊天,他说和我一起共事这么久以来,感觉我都不是很开心,他和我说:“如果你真的干不动了,你可以辞职,但是你不能怂,不能因为你的能力不够而选择当一个逃兵。”那时候我正好要结婚了,考虑到公司的节奏与状态,我提出了离职。 查看大图 离职后脱离了996魔咒,朱迪终于可以惬意地放风筝 2020年末,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个省会城市,看着我小时候的玩伴都在做着公务员、老师、医生这些体制内的工作,活的很惬意,想到经常加班的我,就会有一些失落,我这么忙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会不自觉地受影响,不想自己再这么辛苦了。 我休息了一段时间,去家这边的一所大专参加了笔试、面试,成功入职了专职老师,开始躺平生活。 从央企离职到大专这件事,我爸是很反对的,他不理解我为什么要离开这么好的公司,而且薪资也有了断崖式下跌。但我觉得还好,因为这份工作才是我真正向往的状态。 在这里,我的工作和生活是完全隔开的,下班之后我再也不需要回领导的微信,一到周末根本没人找我。我觉得996最可怕的地方并不是超长的工作时长,而是我必须像一个手机一样,一直处于待机的状态。这种高压环境,让我脾气很暴躁,一点就着。 现在我的性格变得开朗了很多,学校里,年纪大的同事特别多,慢慢我也会变得很佛系,心态很平和。就是一种随遇而安的感觉,公司交给我什么工作,我会去做,但我并不会多么积极主动,特别投入那种。 (躺平前)我喜欢去逛街、出去玩、去网购,尤其是辛苦工作一年后,我需要用这种剁手的方式去释放、解压。现在就很喜欢极简的生活,没有那么大的欲望去逛街、购物、打卡,也养成了低欲望的生活习惯。 我在麦当劳打工,选择和“游戏宅”老公一起躺平 大黑骡子29岁现居昆山 查看大图 大黑骡子在动森里以自己为原型的设计 我之前是做房地产的,在一家国企里。 我是普通本科毕业,从小公司开始,一步步跳槽、升职、加薪,岗位前景和钱景都不错,收入也基本追上了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那段时间我对工作以及地位都是比较追求的,哪个地方、哪个岗位好,人就会不由自主地往好的地方去努力。 但是在公司里,我太不快乐了。房地产行业,需要长时间和同事在一起,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我是一个讨好型人格,就像《凪的新生活》(一部日剧,女主大岛凪是一位“认真懦弱温柔”的好人代表,总要看别人脸色)里的大岛凪一样,每当和同事在一起,虽然自己一点都不想参与这个话题,但是为了融入大家,就会随波逐流地去附和,有时候吃饭回过神来,我的嘴都因为假笑变僵了,我就会想我在干嘛,我为什么这样。 这些情绪长时间在心里堆积,直到某一个周末,领导给我打电话让我加班交工作,我正兴高采烈地在迪士尼里happy,他却给了我一个毁灭性的打击,我的心情当时就down了。这是一个导火索吧,一个月后,我就离职了。 离职后,我去度了个蜜月,回来也陷入过焦虑,挣扎着自己是否要回到老本行。我老公支持我,索性选择一个能让我生活得更加幸福的环境,从头开始。 化妆是我一直都喜欢做的事情,所以我决定去学化妆,找了本地的独立化妆师学习,从自己的爱好出发,总不会那么痛苦了吧。但是想入行化妆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长期下来我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为了补贴家用,我选择去家附近的麦当劳兼职。 虽然在麦当劳还是要与同事、顾客打交道,但是我一个兼职的身份,哪怕不在这家店做了,也可以去别的店做,是一个比较随意的状态,可以说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查看大图 穿着麦当劳制服的大黑骡子 以前在公司里根本做不到这样,与同事相处我要假模假式陪到最后,但是在麦当劳,公司的年会我想走就走,觉得无聊就跑了,那是我第一次从年会中逃离,以前的我根本不敢想象。 从央企跳脱到麦当劳,这个跨度确实很大,我能感知到身边哪些人是瞧不上我的,也能感受到谁认为这个事是正常的,对于那些有色眼镜,我只能选择逃避,尽量避免和他们接触,因为我还是比较在意其他人的目光与评价。 说到这我就很佩服我老公,他比我还要躺平,是个游戏宅,平时也有工作,但是不需要坐班。大家都认为他应该去朝九晚五的工作,应该要坐班,但是我老公就完全不care,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世界里。 我们在家乡有房,不需要为房租发愁,两个人一起躺平在家里,小日子也很舒心。但时而我也会挣扎,我们俩现在已婚未育,这样的状态以后生小孩会不会对他太不负责任了?如果小孩有求不得怎么办? 可能我也只会和他说:“大家总会经历有求不得的这个状态”,因为我们目前的计划就是躺平养小孩。如果真的有什么紧急需要用钱的地方,可能我会考虑把房产卖掉,或者再搏一把,回到自己的老本行? 不过现在这个大环境也不是我说回去就能回去的,如果客观上让我回不去,也挺好的,我欣然接受,这就相当于外界帮我做了这个决定,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完全不care外界的因素就好了。 从原公司离开已经近两年了,如今我已经比较坦然了,没有任何的挣扎,接受自己躺平的状态。可能我内心深处很朋克吧,甚至觉得可以把麦当劳打工可以当成我的主业,在这里工作是很开心的,希望能继续做下去。 海外充值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