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汇通商贸网 2021-11-18 450 10

年度黑马已定?《扬名立万》的这些细节你看懂了吗

写在前面

这几天后台因为《扬名立万》几乎被大家催爆了,而且催写这部片的那些话,和以前大家催其他电影的还有一点不同,它们都带着惊叹号“!”

这片子从上映第一天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到现在预估票房翻了4倍被调到了4点多亿,豆瓣从开画的7.4上升到了现在的7.7。

几乎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今年的黑马剧本已经启动,我们也算是久旱逢甘霖,国产商业片,已经太久没有好看过了。

《扬名立万》

我们当然也很喜欢,但我们喜欢的点可能和大家不太一样。

我看大家这几天夸这片子,要么夸喜剧,要么夸隐喻,要么夸悬疑反转。

但我们觉得这片最值得被拎出来单夸的,其实不是这些,是那些最细小的地方。

是警察濒死前笑着塞给邓家佳的,象征真实犹存的胶卷,是来回来回的一个巴掌,是最后尹正没有伸出去的那双手。

这些都是编剧织这件“毛衣”的时候,那些一小下一小下的钩针,也正是这些细小的地方,四两拨千斤地让这个故事“扬名立万”起来。

我们今晚也就聊聊这些小钩针。

糕点,刀,通风口

《扬名立万》的故事本身是没什么特别的。

民国时期,想要靠拍爆款电影翻盘的电影投资人陆子野(陈明昊饰),把一群电影人召集到一个老宅开剧本会,想要把人皆避讳的“三老被杀案”改编成电影,一起扬名立万。

虽说后面有刺激,有反转,电影人也都卷入了层层叠叠的真相风波里,但形式确实就是这么局限。

但这恰恰是考验编剧功底的地方。

又是密闭老宅,又是剧本会的,少了镜头上的调度空间,要用大量的文戏去撑起内容,听起来就又长又闷。

然而《扬名立万》的编剧们很厉害,用了一些非常轻巧的设计,把这些陷阱都给一一化解,还把局限,当做了故事出彩的助力点。

编剧们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故事分明层和暗层,凶案在明,人物在暗,两者互相穿插,消解掉平铺直叙的冗长感。

所以故事其实是两条线在互相缠绕的,主线负责悬疑的快感,即找出凶案真相,推理出谜底;

副线负责喜剧和思辨,让角色都有自带缺口的小人物设定。

每个人都对应着电影里幕前幕后的必备岗位,投资人陆子野、烂片导演郑千里(喻恩泰饰)、落魄的编剧及记者及影评人李家辉(尹正饰)、演员苏梦蝶、关静年(邓家佳、杨皓宇饰)、好莱坞武替陈小达(柯达饰)。

每一个都有傻逼的一面,每一个也都有善良的一角。

编剧用了很多简笔去表现这句话。

比如电影开场的寒喧群像戏,关静年用手上的一盒糕点,请遍了桌上所有人,左右逢源的特质淋漓尽显,也和后面揭露的过往的意气风发的他。形成了强冲击的比对。

比如郑导提出的“一个拳头一个枕头”的粗暴卖点归纳,讽刺动作戏和情色戏已经成了万能票房良药。

再举个例子,如何写梦蝶和郑导?

用他们俩的对比和对冲。

在商业烂片导演郑导眼里,女性角色只是花瓶,是靠姿色和色情来吸引票房的手段,甚至可以轻易拿掉,所以每一次在他构想如何改编“三老案”的时候,他都是忽略女性角色的。

但是这时候一个对冲出现了,就是邓家佳饰演的梦蝶,一个过气女明星,因为非常缺戏演,所以每一次这群男人构想改编剧情的时候,她都会插进去问同一句话“那女主角呢?”“那男主是不是要有一条情感线?”

这一来一回,既把影视行业里男人的德行拖出来了,也把蝴蝶这个女性角色的困境勾勒明显。

而这,仅仅就是一小场对话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前半段并没有什么强烈的笑点设计,仅仅是讨论电影、带出案件,但也不会感到无聊,因为编剧让这一桌电影人先自建了修罗场,带出了这第一层血腥味道。

第二件事是用台词当爆点的引线。

说白了就是把这些人体面外表下的人格弱点,当做可以被引爆的笑料,然后靠着最简短的台词进行引爆。

比如前期郑导一直被写成了一个第一个反对陆爷的人,凶手在场的时候他要走,凶案现场出现的时候他要走。

但每一次都是他头一个打脸,听从了陆爷“放手一搏”的号召,一边往楼梯上走一边说“反正门也锁了。”

大家都商议是否要把真相拍出来,郑导先说了“我也是个有良心的艺术家”,但等到讨论出真相背后势力的强大,有人选择离开,他一边说着“我就送送,送送”也走了。

如果把这些段落单拎出来,的确还是小品式的喜剧玩法,但小人物的属性和剧情融合之后,一切就显得自然和出彩了。

另一处体现编剧功力的,是铺排暗雷,就是一些意想不到的转折点设计,

由于电影人和凶案并没有直接关系,电影里是有些难以转折的地方的,这时就要靠暗雷来推动和转折。

一个明显的暗雷就是凶手在场的设定。

暗在这事儿一开始没人知道,观众随着李家辉的视角意外发现,这时候观众知道,李家辉知道,但其他所有人都不知道。

这么一弄观众一定不会觉得无聊了,视角的信息差会让观众自动紧张起来,直到桌布被掀开,所有人都知道了,暗雷被引爆,故事正式转折进入下一幕。

包括后面他们害怕凶案现场的血,不想破案了,也是由于观众都看到了凶手把锁自己解开了,视角差再次出现,雷又在观众的目睹中进入引爆倒计时。

最后他闯入房间,雷炸开了,才开启了推理环节,完成转折。

最后,再聊一个一戏两用的例子——通风管道的发现和露相。

那个通风管道是破解迷局的关键,在推理那条线里发挥的是逻辑叙事的作用。

但是同时也作为表现各个人物滑稽特质的一场好戏。

没有人敢上去,大家都在找理由推给别人,最后柯达那角色上去了,也是因为他特别容易被激将,胆小又要面子,不得不去。

最后的效果就是他演了一段丑角属性的“现眼戏”,反复找东西上去,反复都上不去。

而踩什么东西上去,也成了破解谜题的关键,所以回过头看,他一整个丑态百出的笑闹过程,实际也是推理和排除的过程。

一戏两用。

既给到了信息量,又实现了喜剧效果,不能不说是很精心。

巴掌,名字,手,烟

《扬名立万》的人物也勾勒得好。

在这么狭小的表演空间里,人物形象很容易相似或重合,那么要能让人物立住且被记住,要靠的依然是文本工夫。

那《扬名立万》是怎么做的呢?

一个是有点老套又有效的一个戏剧手法,契科夫之枪。

前面给人物行为埋扣,很小的扣,后面一定会轻盈地松开,不浪费任何一笔。

就比如那个巴掌。

前半段借陆爷的嘴,提起关老师曾意气风发,对别人挥过巴掌,埋好闲笔的扣。

后面再让郑导演在争执中自然地提起,自己和关老师早有渊源,他们曾在剧组相遇,关的这个巴掌,正落在了当场记的自己身上。

关老师让他就地报复而郑导没有,直到最后关在官员面前硬要出头,郑才把巴掌还了回去。

既是人情,也消了气,这一巴掌的勾连确实妙。

比如那个署名。

从一开始李家辉就对郑抱有敌意,因为郑的电影不许他署名。

这其实是现实里也常能听闻的黑色事情了,编剧作为幕后的人从来都很难争取权益,而这个扣也在后面被自然地解开了。

郑眼见李家辉要冲动行事,揭露真相,告诉他不署名是因为上面的人追查得严,“要是查到了你还在当编剧,现在的职位你还保得了吗。”

这种处理多少有点理想主义,但恰恰能为郑导演的形象色彩再多加一重。

还有那个名字。

同样是在前半段,苏梦蝶为了反击李家辉对自己演技的批评,讽刺他曾多次变换笔名。

而后面,她提到自己曾受一个假名记者的公正澄清时,才从关老师嘴里知道,这个为她澄清的记者,正是李家辉。

如此草蛇灰线的连串,各种人物的丰富度也就由此而出。

另一个则是借人物状态的细微变化,去含蓄地体现人物成长。

这有表演的功劳,但文本上也没少设计。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尹正饰演的李家辉身上。

他一直都是个对真相很执着的人,所以大多数的戏份都是在铺垫他的格格不入,他对虚假的蔑视。

但有两个点是明确交代他有转变的。

一个当后面揭开部分真相后,李的还原里涉及到受害者的名誉,凶手用眼神示意他不要说,周围人也都面露不忍。

但他在接收到那哀痛的眼神后,微微停顿了一下,还是用委婉地说了出来,这一停顿便是他观念在摇摆的时刻。

另一个关键点,就是那只手。

编剧让李家辉在首映礼的座席看到了一个和受害者非常相像的女孩,真相似乎不止自己所知的那样,他追了出去并且追到了。

可就在他可以伸手触碰的时候,他把手慢慢缩了回去。

在真相与正义之间的摇摆,最见人性的真。

还有一处关乎人物的优点,是《扬名立万》是对女性角色主体性的关注。

这片看似还是建立在女性受性侵害,托出社会议题的陈旧框架上,实际不尽然。

它是在反对这一点的,至少是在让我们重新注意到「女性」不是陪衬,而是“人类的一半”(引自戴锦华)这一点。

这主要是借邓家佳那个角色体现的,编剧先让她从出场到言语都像是常规电影里那种“花瓶”角色,包括她自己也是这么自讽的。

但之后你就会发现,她的言行不断打破着这份误解,完全参与到了叙事之中。

她并不完美,如大家所议论的那样,演技一般,会虚与委蛇,积极参演商业片以获得声名。

但编剧同时也刻画了她可爱且聪慧的一面,被骂演技会真的生气,知道曾得到过李家辉帮助,会消弭不快,表示感恩。

包括在推理环节,她也不是局外人,会积极提供自己的看法,给李家辉提供可能的帮助。

更关键是,其实编剧是有意抽离掉她的女明星身份的,因为她和邓恩熙扮演的夜莺,完全就是一组镜像。

她看似只是在为夜莺发声,而她自己,或许和夜莺也没什么不同。

比如身份几乎一样,都站在聚光灯下接受鼓掌。

她能体会夜莺,包括一切只为了站上舞台、纯粹唱歌的女孩的境遇,所以会在海报前怅惘地共情:“你们不知道一个女孩为了站上舞台要付出多少,只能看到她漂亮。”

这是独属于女性的相惜,也是一种对女性困境的表达。

包括她从头到尾都给凶手点烟,也只有她在被凶手挟持的时候,还继续追问“那个女孩是你什么人”。

这些都间接表明了她对受害者身份的同位代入,更表达了对女性的本能关怀。

而且你细看全片人物,在这个女孩这里,好像一直都有淡淡的温柔笼罩,无关外貌,身份,就仅仅是对于人,对于女性主体本身的一种善意的平视和体恤。

能勾勒出这一点,真的是很宝贵了。


参观腾讯总部展厅 https://www.kaocha.org/newsshow/104.html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汇通商贸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汇通商贸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