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半自建别墅 俄罗斯“今日俄罗斯”网站12月28日文章,原题:对西方“分而治之”的不是中国在加拿大环球电视台12月25日播放的节目中,加总理特鲁多说:“我们一直互相竞争,而中国不时地以开放市场、竞争的方式非常巧妙地让我们内斗。” 特鲁多承认中国带来经济机遇,但呼吁建立针对中国的“联合战线”。可以说,这是他在这个问题上发表的最具挑衅性的言论。 但他忽略了一点:利用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战略利益的不仅仅是中国。事实上,还有一个更善于此道的国家,它离加拿大近得多,并乐于利用其盟友和中国的冲突,在零和博弈中为自己牟利。猜猜是谁? 特鲁多说的没错,中国巨大的经济影响力是其与美国及其盟友打交道的最硬战略资产。中国拥有超过14亿人口和快速增长的经济,对西方国家来说是一个经济红利,中国所提供的机会规模不仅在西方国家找不到,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找不到。从理论上讲,西方都想从中国市场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他错误地认为是北京利用其经济影响力在各个国家之间搞“分而治之”,如果中国不那样做,西方国家之间的利益就会容易平均和公平地分配。 特鲁多不妨问问,为什么美国最近对加拿大软木进口的关税增加了一倍。这就是他梦想的“联合战线”吗?还是北京“分而治之”的结果?他大肆宣扬资本主义,但似乎忽略了这个词的基本现实含义:那就是与对手竞争追逐资本的最大利益,而不是基于价值情感的利益平等分配。加拿大的头号盟友美国的动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并一再表明愿意为了逐利而牺牲伙伴的利益。 特鲁多资料图。 例如,当中国停止从澳大利亚购买煤炭时(由于堪培拉追求华盛顿希望看到的对华敌意),美国抢占了澳大利亚的市场份额。当法国有一笔向澳大利亚出售潜艇的交易时,美国以自己的交易取代。当美国担心丹麦要购买欧洲制造的“台风”战斗机时,据称美国将丹麦的情报部门武器化,对其政府进行监视。 美国咄咄逼人地与自己的盟友竞争,以便为自己带来最大的收益。它要这些国家履行义务,只是为了损害它们。 特鲁多的错误在于,当对中国展示“联合战线”时,只会为美国带来更多的利益,而对替他们受苦的盟友却没有好处。加拿大对此应有深刻体会。当美国为本国利益对华为展开行动并要求加拿大逮捕孟晚舟时,最终付出代价的是渥太华。 “联合战线”并不存在,因为它违背了资本主义运作的现实,而美国是资本主义的头号拥趸。另一方面,当盟友试图与中国达成美国没有参与的交易时,美国会不高兴。 特鲁多的言论概括了加拿大怪异和自我挫败的外交政策,即把太多的善意放在跟随美国上,而美国却没有回报任何善意。加拿大要求团结一致反对中国,并指责北京“分而治之”,而其南部邻国却继续以特朗普时代的“美国优先”保护主义攻击加拿大的产业和出口。(作者汤姆·福迪,陈俊安译) 相关报道: 特鲁多鼓动西方“抱团抗中”2022年中加关系会更坏吗? 当地时间12月25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接受了加拿大媒体《环球新闻》(GlobalNews)的采访。特鲁多在节目中表示:“一些‘民主国家’会为了进入中国市场,会把政治理想让位给经济需要”。他同时举例称,加拿大会研究如何才能够让本国牛肉比澳大利亚牛肉更好地打入中国巿场。 采访中,他将矛头反复对准中国,声称:“中国‘非常聪明地’利用经济利益让他们这些‘民主国家’互相竞争”,并喊话说:“大家要抱团‘对抗’中国”。并且极具煽动性地使用“playing”一词,称中国正“玩弄”西方国家。 他同时还在采访中表示:“志同道合的国家应该‘展示统一战线’,反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所谓“胁迫性外交”。 实际上,特鲁多这番“碰瓷”中国的言行,并没有多少人买账。有加拿大网友一针见血的指出:“我就想知道中国在过去50年里侵略了多少国家?这场新冷战很奇怪,不清楚它的目标是什么,除了试图阻止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针对特鲁多言论的网友评论> 从经济上看,加拿大一直是中国市场极大的受益者,中国作为加拿大出口贸易第二大伙伴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地位,加拿大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一直以来都非常高,截至2021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为354.5308亿美元,同比增长35.50%。 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报道认为,加拿大企业无法承担和中国搞砸关系的代价。在这样的依赖性下,特鲁多的这番表态无疑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有网友就表示:“给加拿大商品设置关税的可是美国啊!”“很惊奇,这个人代表了一个国家。(但他)接到南边邻居的电话后跳了下去。加拿大没有主权。难过,真是难过。” 2022年中加关系有机会恢复吗? 自加拿大前驻华大使鲍达民6日辞职后,新任驻华大使尚未公布。21日,特鲁多发布了对加拿大新任外长梅拉妮·乔利(MelanieJoly)的任务授权补充书,书中,特鲁多要求梅拉妮“制定并启动一项全面的‘印太战略’,以深化该地区的外交、经济和国防伙伴关系以及国际援助。” 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加拿大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叶琳娜·科穆科娃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对华政策,是加拿大印太战略中的一部分,加拿大将收紧对华策略,采取美英澳三国伙伴关系所执行的强硬立场。” 叶琳娜·科穆科娃认为,加拿大近两年一直对华执行克制和相当软的政策路线,但现在,在美国的压力之下,情况可能发生变化,从加拿大新任命驻华大使就可看成其中的端倪。“鲍达民对中国了如指掌,因此被怀疑‘过于亲华’。现在,此类型大使不受待见,他们不符合加拿大在印太战略中所要执行的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则指出,希望加拿大有能力独立与中国构建关系,但美方压力造成很多困难。王义桅称,“美国以意识形态和安全为由意图建立所谓去中国化的供应链来继续主导全球化,干涉包括加拿大在内的西方国家与中国发展关系,逼迫盟友在中美之间站队。加拿大不仅是‘五眼联盟’的成员之一,也是美国的近邻,在处理该问题时更加麻烦,所以才会出现孟晚舟等一系列事件。即使现在孟晚舟已经回国,造成的伤痕以及遗留的问题却尚未完全消除。” 但王义桅坚信,尽管美国施压,但加拿大政府不应在政治议程上取消与中国恢复正式关系的可能性。“我认为今后中国和加拿大有不少可以合作的空间,比如加拿大特别重视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维和等全球的公共问题挑战。”“经济和政治总是无法分开,美国现在又在其中掺进了安全和供应链问题,那么如何能够把握好这些平衡,对加拿大而言都是考验。” 事实上,特鲁多25日在《环球新闻》采访时也表示,“我们将不得不与中国竞争,无论是在商业层面,还是在贸易交易、商品和服务方面,在这些方面要考虑周全。”特鲁多称,“然后,考虑到气候变化,我们将想办法与中国合作,例如,如果我们能够让我们的全球经济脱碳,中国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参与者……所以所有这些不同的细微差别将继续存在。” 另有分析认为,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中加双方成功将关系中的“骨刺”挑出:中国释放被捕的两位“迈克尔”,而孟晚舟也回到了祖国。也许,明年能够阻止关系进一步恶化,并回到稳定和可预测状态。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